1、我之行事,何须人辩?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给人印象最深的或许也就是这几句经典了,把曹操的人物形象深刻体现出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嚣张跋扈却也气盖云天。当然还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真的是很有水平的。

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3、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燕雀戏藩柴,安戏鸿鹄游

5、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6、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7、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8、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9、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10、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11、《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12、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3、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14、汉语。三国是指曹操创立的以许昌为都城的魏国,刘备以成都为都城建立的蜀国,孙权以南京为都城建立的吴国。其政权的主要成分都是汉人,所以主要说的是汉语。

15、又如“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表明了在战争中胜利和失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有足够的胸怀去面对。这些好词好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道理,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到。

16、魏国统一说河南话,也就是北方话。吴国统一说吴语,也就是南方话。蜀也是北方话河北一带。

17、《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18、三国时期战争不断,魏蜀吴三足鼎立。蜀国位于现在的四川省。四川在三国时期,地广人稀。而且四周都是高山。只有林间小道还可以勉强通行。所以这里的环境险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四川也几易主人,但其土壤十分肥沃,所以物产丰富,四川也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被刘备和诸葛亮等人作为安身之地。

19、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20、三国时期蜀国不一定都说四川话,魏国和吴国倒是有自己的官方语言。魏国统一说河南话,也就是北方话。吴国统一说吴语,也就是南方话。在当时是还没有四川话这个概念的。而且,刘备和张飞是河北人,关羽是山西人,诸葛亮是山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四川地理位置虽然位于南方。但是他的话系属于北方方言。

21、魏国作为三国时期实力十分雄厚的一方,曹操靠着铁骑统一了北方。魏国是奉行武力统治的,所以对于语言的统一,他们是有明确的要求的。统一的语言,方便军事命令的传达和部队之间的协调作战。曹操不但统一了北方,将河南话定为官方语言,而且还开办了各种语言的宣传机构,以巩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魏国因此也是最方便和民间沟通的一国。

22、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23、都是文言文形式的。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是西晋时期,如果改为白话文的话,就不能算成正史了,会有些偏离史实。

24、三国时期的古代中原人说中原官话。中原官话是中原民系的母语,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是以洛阳雅言为核心的中国历代标准音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典型中原官话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和用词上有一定差异,严格区分尖团音。

25、《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睿智、英雄气概和深刻哲理的经典。其中文言文的好词好句不胜枚举,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雄所见略同”,“天道好还,必复旧物”,“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些经典的词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更寓意深刻,启人深思,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传颂。

26、《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文,其中蕴含着许多精彩的好词好句。例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君子总是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等待机会的到来,而不是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27、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28、三国时期的中国人说汉语,文言文。

29、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30、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31、习惯意义上的南北方是以长江作为分界线的。吴国位于长江以南,孙家在吴国已有数百年的根基,所以统治十分巩固,百姓对孙家也颇敬佩,孙家早就定好了通用的语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吴语。南方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不像北方人那么粗犷。所以吴语也被称为吴侬软语。虽然,吴国有统一的无语,但是在民间不同的地方他们的语言还是不尽相同的,有自己各地的特点。

3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33、官方说的是洛阳地区的河南话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