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2、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

3、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4、(1)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5、《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6、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7、《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

8、《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即子思的作品,主要内容就是把孔子说过的话精选出来,加以解读。当然,这些内容涉及个人修身。

9、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在人性论上,孔子还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是中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它们谈高深的学问。

10、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11、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才能牢固掌握。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还强调“学以致用”。

12、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13、扩展资料《中庸》写作背景:

14、《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15、中庸主要的思想教育人们不要走极端,不可激进,这一点不仅仅用于修身,用在国家治理上更是重要,百姓才会得利。

16、什么意思呢?做人做事如果能够做到居中、和谐,万物就能够繁盛,天地不会错位。

17、教学方法

18、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

19、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20、(3)因材施教

21、(2)启发诱导

22、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是中庸之道,认为凡事有度,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谓之庸。仁者爱人,爱亦有度。过仁会成为无原则,终将害人害己;过礼则耽于繁文缛节,不知机变,况且,礼下与人必有所求。所以曾经有礼多人必诈之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后面是“文质彬彬,而后君子”。读文章不可断章取义。你把文章补齐了,就该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了。都是提倡中道。

23、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24、(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25、《论语》写作背景:

26、《大学》写作背景:

27、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2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9、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30、《中庸》第一章是文章核心,也是子思的思想提炼。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强调“道”即自然生长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告诫人们不可违背各种规律行事。

31、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

32、重视教育的作用

33、《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34、所谓中庸,就是恰到好处的把握做事做人的度。

35、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二是个别观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6、《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

37、子思对中庸的定义是“喜怒爱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8、《中庸》主要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39、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

40、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1、《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编撰而成。

42、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

43、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44、“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45、《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认为,礼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

46、《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47、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今人冯友兰、钱穆、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48、《乐》:“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生活中,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

49、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

50、孔子主张德政,对君子强调三方面额修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1、为人处事不卑不亢,万事万物有得有失,不要太在意,不要太执着于功成名就,遇到困境,不要过于悲观,始终保持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凡事都有过得去的槛,有黑暗也会有光明,有月亮也会有太阳,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知足常乐,居安思危,顺境中学会善待他人,逆境中学会坚强生存,随遇而安。

52、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