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中长板桥张飞退曹军这一情节表现了张飞的勇猛还有粗中有细。张飞在长板桥的时候还是用了智谋的,并非是逞血气之勇。他让手下所剩不多的士兵在树林里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来回跑,弄的树林里烟尘大起。

2、张飞“粗豪”的性格,有时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判断失误,常常做错事,但人们还很喜欢他,原因在于他知错就改,乐于改正。

3、古城聚会,差点闹出大错,一旦真相大白,就“大哭参拜”。

4、曹操首先退去,声势浩大的曹军全军溃退。待曹操醒悟,张飞已折桥远去。

5、元末明初罗贯中对张飞外貌的描述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6、燕颌虎须,豹头环眼,势奔如雷

7、这是对张飞的肖像描绘。所谓“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皆见其长相奇特;用虎、豹等猛兽作比,更显其勇猛,这是对张飞静态的描写;再加上“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动态烘托,他的势不可当的声威便跃然纸上。

8、刘备极力称赞诸葛亮为当今大贤,张飞却说:“哥哥差矣。

9、所以曹操和他的手下看到张飞身后的树林烟尘大起,就疑心树林里有伏兵不敢轻易上前。

10、张飞的外貌描写原文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11、在这里,作者所用的是以物状人和夸张的方法,这是中国古典中描绘人物肖像时常用的写作手法,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

12、身高八尺,相貌精悍,长相威武,声音如雷,声势勇猛,这是对张飞的肖像描绘。所谓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皆见其长相奇特;用虎、豹等猛兽作比,更显其勇猛,这是对张飞静态的描写;再加上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动态烘托,他的势不可当的声威便跃然纸上。

13、吓死曹军大将夏侯尚。吓退曹操几十万大军。

14、张飞: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

15、张飞三喝曹军,这基本把张飞勇猛无敌全都表现出来了,一人独退百万雄兵,就象我们的钱老被放回来,美国气死了,说他可以顶"五个师".张飞也可以顶N个师了.

16、刘备三访诸葛亮时,张飞对诸葛亮的本领认识不深、了解不够,起初就对刘备说道:“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

17、刘备第二次拜访孔明,张飞心有怨言,只是出于对刘备尊敬,才随刘备前往,但又未遇。

18、张飞长得黑黝黝,络腮胡子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生长,眼睛总是瞪得滚圆,发怒的时候眼珠子就像要跳出来似的,说话用来吼,如打雷般让人震撼。

19、译文:刘备回头看这人,身高八尺,相貌精悍,长相威武,声音如雷,声势勇猛。

20、张飞勇猛过人,人称万人敌。在长板坡桥接应赵云撒退,曹军追至时,张飞一人一骑立于桥头大喝: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战。其声如巨雷吓住曹军更有曹将夏候尚吓破胆,坠马。

21、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体现了其勇武鲁莽、耿直豪爽的特点。

22、张飞平时非常勇猛,曹操和他手下的人都知道,没人上前和张飞打斗,张飞几声大吼又吓得夏侯杰口吐绿水落马而死,所以曹操见势不好就撤兵了。留下了张飞一人独退曹兵百万的美谈。

23、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24、张飞就是心直口快,总是心里想到什么嘴巴就说什么。三顾芧庐时张飞说诸葛亮,这先生如此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