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人的句子正能量鲁迅作文-摘抄54句
1、他的《中国史略》的出版,减少了许多我在暗中摸索之苦。我有一次写信问他“三言”的事,他的回信很快便来了,附来的是他抄录的一张《醒世恒言》的全目——这张目录我至今还保全在我的一部中国史略里。他说,《喻世》、《警世》,他也没有见到。《醒世恒言》他只有半部。但有一位朋友那里藏有全书,所以他便借了来,抄下目录寄给我。
2、现在这部《西湖二集》也还堆在我最珍爱的几十部明版书的中间,看了它便要泫然泪下。这可爱的直率的真挚的友情,这不意中的难得的帮助,如今是不能再有了!
3、后来,我很想看看《西湖二集》,又写信问他有没有。不料随了回信同时递到的却是一包厚厚的包裹。打开了看时,却是半部明末版的《西湖二集》,附有全。我那时实在眼光小得可怜,几曾见过几部明版附插的平话集,见了《西湖二集》为之狂喜!而他的信道,他现在不弄中国,这书留在手边无用,送了给我吧。这贵重的礼物,从一个只见一面的不深交的朋友那里来,这感动是至今跃跃在心头的。
4、在几乎所有的巴金所写的追忆鲁迅先生的文字中,他都强调了先生的伟大的人格风范,经常出现如“良心”、“人格”等字眼,我们知道,它们也是理解巴金一生写作品格的关键词。可见,巴金从鲁迅先生那里是自觉汲取了人格力量的。
5、但他并不灰心,仍然在做着吃力不讨好的改削创作、校正译稿的事,挣扎着病躯,深夜里,仔仔细细地为不相识的青年或不深交的朋友在工作。
6、追溯远古,我们的祖先以刀耕火种维持着脆弱的生命,时至今日,人类住在舒适的千尺楼房,都遗留了好奇者艰苦的探索轨迹。没有神农舍命便尝百草,何来延续至今的人类,这部写满了探索篇章的历史巨着,激励着世人一次次对大自然的挑战。
7、十月十九日下午五点钟,我在一家编译所一位朋友的桌上,偶然拿起了一份刚送来的EveningPost,被这样的一个标题“中国的高尔基今晨五时去世”惊骇得一跳。连忙读了下来,这惊骇变成了事实:果然是鲁迅先生去世了!
8、他常感到“工作”的来不及做,特别是在最近一两年,凡做一件事,都总要快快地做。
9、鲁迅先生病得很久了,间歇地发着热,但热度并不甚高。一年以来,始终不曾好好的恢复过,但也从不曾好好的休息过。半年以来,情形尤显得不好。缠绵在病榻上总有三四个月。前一个月,听说他要到日本去。但茅盾告诉我,双十节那一天还遇见他在lsis看Dobrovsky,中国木刻画展览会,他也曾去参观。总以为他是渐渐的复原了,能够出来走走了。谁又想得到这可怕的噩耗竟这样突然地来呢?
10、无止境的探索,有止境的是人生,多么完美的对比啊/当那个红红的苹果从你充满期盼的指间划过,一瞬间完美的弧线,你并没有失败,这是成功的一刻,尽管它并不属于你,但你已放下树枝上遥遥欲坠的包袱,放弃,解脱,下一次,完美的结局。
11、但他的友谊的温情却是永在的,永在我的心上——也永在他的一切友人的心上,我相信。
12、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
13、谁想得到这可怕的噩耗竟这样地突然地来呢?
14、永在的温情郑振铎
15、他曾和我谈起一件事:有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寄一篇稿子来请求他改。他仔仔细细地改了寄回去。那青年却写信来骂他一顿,说被改涂得太多了。第二次又寄一篇稿子来,他又替他改了寄回去。这一次的回信,却责备他改得太少。
16、这样的温情的指导者和朋友,一旦失去了,将怎样地令人感到不可补赎之痛呢!。
17、“迟了恐怕要来不及了。”这句话他常在说。
18、鲁迅与巴金,作为中国近百年文学史中最受人瞩目又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们的生命历程是中国人文化探索的一个缩影。
19、初和他见面时,总以为他是严肃的冷酷的。他的瘦削的脸上,轻易不见笑容。他的谈吐迟缓而有力,渐渐地谈下去,在那里面你便可以发现其可爱的真挚,热情的鼓励与亲切的友谊。他虽不笑,他的话却能引你笑。他是最可谈、最能谈的朋友,你可以坐在他客厅里,他那间书室(兼卧室)里,坐上半大,不觉得一点拘束、一点不舒服。什么话都谈。但他的话头却总是那么有力。他的见解往往总是那么正确。失去了这样的一位温情的朋友,就个人讲,将是怎样的一个损失呢?
20、“现在做事真难极了!”他慨叹地说道。对于人的不易对付和做事之难,他这几年来时时地深切地感到。
21、我一夜不曾好好的安心地睡。
22、他最勤于写作,也最鼓励人写作。他会不惮其烦地几天几夜地在替一位不认识的青年,或一位不深交的朋友,改削创作,校正译稿。其仔细和小心远过于一位私塾的教师。
23、我在上海研究中国,完全像盲人骑瞎马,乱闯乱摸,一点凭借都没有,只是节省着日用,以浅浅的薪水购书,而即以所购人之零零落落的破书,作为研究的资源。那时候实在贫乏得、肤浅得可笑,偶尔得到一部原版的《隋唐演义》却以为是了不得的奇遇,至于“三言”之类的书,却是连梦魂里也不曾谈到。
24、对先生逝世,巴金不胜悲痛,他赶着为《文季月刊》第6期编一个纪念特辑,他在卷头语《悼鲁迅先生》中说:
25、巴金,和他生平最崇敬的伟大导师――鲁迅先生之间,可以说有着一种深远的不解之缘。
26、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一次探索,一份播种,成功也罢,失败也吧,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清净的小湖上,那艘一次次冒出黑烟的木船,刻画了诺贝尔不懈努力的精神,倘若不是那一次次硝烟弥漫,又怎么会有诺贝尔大奖,他的名字,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你可曾想过,如果没有爱迪生的探索,人类还要多久才才可以告别黑暗,是探索,是好奇。一种不小心,更是那么用心的拼搏心对光的渴望,打退了失败一次次无情的来袭。终于让光照亮了长长的黑夜,从那个稚气满身,缠在妈妈身边到今天沉着冷静,勇于探索的我,十七年的光景,十七年的眼泪验证了在失败中的挣扎探索,从一句话,一朵花,一片飘落的黄叶,也许那一句话是无心,也许那一朵花有刺也许那片飘落的黄叶为尘土所覆盖,相信结果有成功的喜悦无法保证每一次探索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更无从知道这一尝试内将会失去什么,或许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征途,我们不怕失败的苦楚,这是下一次成功的预兆。
27、记得当初许多人都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要畏惧别人的眼光,要勇敢的做自己,坚持自己想要走的路。
28、我要哭出来,大声地哭,但我那时竟流不出眼泪,泪水为悲戚永在的温情所灼干了。我站在那里,久久走不开。我竟不相信,他竟是那样突然地便离我们而远远地向不可知的所在而去了。
29、最早使我笼罩在他温热的友情之下的,是一次讨论到“三言”问题的信。
30、鲁迅与巴金,一位是横眉冷对的斗士,一位是在忏悔中挽回生命尊严的勇者。他们性格迥异,命运多舛,都曾作为政治符号被供上神坛,也曾因时代的变迁而饱受非难。
31、“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虽远僻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很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32、年8月,巴金第一次到北京考大学,住在北河沿一家同兴公寓。他在北京患了病,没有进考场,在公寓住了半个月就走了。在这半个月内,始终陪伴着巴金度过那段苦闷寂寞的公寓生活的,就是鲁迅先生的集《呐喊》。以后的几年里,巴金一直没有离开过《呐喊》,他带着它走过好些地方。后来,巴金又得到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更热爱地读熟了它.
33、特别是在以前鲁迅的时代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遭受欺凌或者自己受到欺负,从来不敢站起来反抗,一定要勇敢的站起来向传统与权威说不!
34、同是在这一篇文章中,他还说:“鲁迅先生的人格是比他的作品更伟大的,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执着思想的火把,领寻着无数的青年向远远的一线光明前进”。而巴金,无疑正是这无数青年中的一位。
35、“我站在灵前,望着他那慈祥的脸,我想着我个人从他那里得过的帮助和鼓励,我想着他那充满困苦和斗争的一生,我想着他对青年的热爱,我想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对未来中国的期望,我想着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华北、阴云在中国天空扩大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不能够相信在我眼前的就是死。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像立誓似地对着那慈祥的面颜说:
36、这消息像闪雷似的,当头打了下来,我呆坐在那里不言不动。
37、那样的清楚的心境,我们都是同样的深切地感到的。想不到他自己真的便是那么快的便逝去,还留下要做的许多事没有来得及做——但,后死者却要继续他的事业下去的!
38、巴金在《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感触颇深地说:“现在想到我曾经写过好几本的事,我就不得不感激这第一个使我明白应该怎样驾驭文字的人。拿我这点微小不足道的成绩来说,我实在不能称为他的学生。但是墙边一棵小草的生长,也靠着太阳的恩泽。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没有他的《呐喊》和《彷徨》,我也许不会写出。”
39、“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40、年后,巴金在《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依然满怀深情地谈起他当时在殡仪馆中为先生守灵的情景――
41、他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和鲁迅先生熟悉的友人黄源、黎烈文,向鲁迅转赠自己的作品,也从他们那里听取鲁迅先生对于编辑工作的意见。对于巴金这位并不参加左联,然而才华出众、在读者中间有广泛影响的青年作家,鲁迅与某些左翼评论家不同的是,他更多地采取了理解和爱护的态度。
42、‘你像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像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43、我生平从没有意外的获得。我的所藏的书,一部部都是很辛苦的设法购得的,购书的钱,都是夜灯下疾书的所得或减衣缩食的所余。一部部书都可看出我自己的夏日的汗,冬夜的凄栗,有红丝的睡眼,右手执笔处的指端的硬茧和酸痛的右臂。但只有这一集可宝贵的书,乃是我书库里惟一的友情的赠与——只有这一部书!
44、《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结集出版时改为《朝花夕拾》。鲁迅(鲁迅为周树人笔名,为行文方便,下文一律以鲁迅称之)感慨道:“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朝花灿烂,而不能够采摘,意指的便是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并不十分美好,反而是时时带有悲哀沉重的伤痛。但不管是美好也罢,伤痛也罢,能够让鲁迅时时反顾的,必是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父亲的出场在《五猖会》一篇中,一出场便不美妙。少年鲁迅渴望能够去离家很远的,“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的东关去看五猖会,“笑着跳着”,兴奋地等待出发的时候,父亲忽然就站在他的身后了。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之长,说一不二,颇具威严,所以“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等到物件已经搬完等待出发,因为我的书还没有背完,而“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当时,鲁迅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童。父亲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为威胁,逼迫鲁迅去背《鉴略》。而《鉴略》,据说是比《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的书。父亲所采取的手段是鲁迅所不能接受的,但我们也不难看出父亲对鲁迅的期待与厚望,这与任何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并无太大不同。后来,家里人将鲁迅送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里去,自然也是父亲的一力主张。在书塾的选择上,鲁迅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态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在对鲁迅的严格要求之外,我们也须留意到父亲并不是一个十分顽固的旧式家长,否则他大概是不会同意一大家子出远门看会的。等到病重,问医寻药就不见效之后,父亲的固执与倔强的一面便显露出来了。陈莲河建议父亲用“一种丹”,但“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又一回,他仍然是“沉思了一会,摇摇头”。拒绝其他的尝试,实际上就是拒绝治疗,等死。此时的父亲,似乎是看透了一切,但更是因为下定决心,不至于让整个家庭因为自己治病而陷入贫寒的境地。这却是一家之主的责任了。父亲对鲁迅的影响是不易看出来的,但还是能从《父亲的病》一段话中找出一些端倪: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在逼迫鲁迅背书的时候,父亲内心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想法呢?会不会觉着鲁迅已经很吃力了,而会一时心软,最终还是坚定了“严厉”的信念?父亲爱着他的儿子,儿子也爱着他的父亲,父亲的严格的爱给少年鲁迅心中投下了阴影,使他“诧异”,鲁迅对父亲的爱使父亲弥留之际多承受了一些痛苦。也许正是这种爱的伤害,使鲁迅开始对自己的言行开始保持反思的态度,最终成为一名文化斗士。母亲的形象在《朝花夕拾》中只有寥寥几处,除去上文所提到的《五猖会》——少年鲁迅寄希望于母亲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但母亲终于没有行动——之外,只有四处:一处是《琐记》中,沈四太太劝告鲁迅不要吃冰,被鲁迅母亲听到,“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一处是《范爱农》中,听到有人要枪杀鲁迅的消息,目前“叮嘱我不要再出去”;第三处是“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前二者,是一个真正关爱自己孩子的母亲都会做的事情。而后者,所谓“疯话”,自然是“论天下”的言语,母亲听到了发笑,又告诉我们鲁迅的母亲并不是一个十分顽固的人,反倒对自己的儿子是颇多包容,甚至是有一些欣赏与疼爱的。第四处,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向母亲抱怨阿长睡觉占去整个席子,母亲问阿长“一定怕热罢?”,说话委婉得体,颇具大家闺秀的风范与礼仪,只是这样的话,对于阿长这样目不识丁的妇女来并不管用。除此之外,鲁迅的母亲在整部书中竟然就此踪迹全无了。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母亲其实陪伴了鲁迅相当长的时间,但对她着墨不多。唯一的可能是,鲁迅的母亲与当时其他诸多母亲并无不同,在养育子女之外,并不能给予子女精神成长以太多的营养。而另一个人物——阿长,即长妈妈,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亲的位置。阿长,是鲁迅的保姆,与鲁迅的母亲分担了养育鲁迅的职责,她与鲁迅之间的关系比起鲁迅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生动活泼了许多。没有人记得阿长的名字,作为一个下人,又处于那样的时代,是常态,这种常态却是一种熟视无睹的悲哀。她像所有家庭妇女一样,喜欢“切切察察”一些家长里短。对待鲁迅,她悉心照料,却又有些粗鲁野蛮,“不许我走动”,动辄“就说我顽皮”,睡觉时又睡成“大”字,招来鲁迅不少的抱怨。但她懂得不少习俗,民间所谓的“规矩”,比如元旦醒来要先说祝福的话,人死了要说“老掉”,饭粒要捡起来,不能从晒裤子的竹竿下过等等。虽然这些往往包含有迷信的成分,尤其如妇女脱掉裤子就可以让长毛的大炮失效,但鲁迅对民间习俗的了解,比如五猖会、无常等,怕是有不少就是从长妈妈这里知晓的。阿长还喜欢给鲁迅讲述民间故事,比如长毛,又比如美女蛇。我们有理由推想,在这两个故事之外,阿长肯定还讲述了其他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无意之中滋养着少年鲁迅的精神世界。阿长自然也有她卑劣的一面,如踩死隐鼠却推脱给猫,但她对鲁迅毕竟是爱护的,对一个儿童的渴望是去倾听和尊重的。隐鼠被踩死,鲁迅自然不快,但当目不识丁的阿长将《山海经》放在鲁迅面前,使鲁迅冰释前嫌的,不仅仅是这样一本满足他愿望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更是阿长对鲁迅始终存在的深深的爱意。由此不得不捎带提一下这个隐藏在《朝花夕拾》中的神秘人物——远房叔祖。正是从远房叔祖这里,鲁迅知晓了《山海经》这样一本书的存在。这位远房叔祖藏书颇丰,“是个寂寞者”,“爱和孩子们往来”,“称我们为‘小友’”。鲁迅在他的书斋里看书,二人聊书,也是一段意义非常的岁月。除了上述家人,鲁迅还提到了一个邻居——衍太太。她是一个有些类似阿长,但比阿长更不堪的人物。“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父亲的病》),让我叫父亲,却给父亲带来了痛苦。“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我们吃冰,她计数;我们打旋子,她计数,待到阿祥摔倒,她又在阿祥婶母面前摆出讨好的模样;她给鲁迅看春宫;撺掇鲁迅头母亲的首饰变卖……她如此会讨人欢心,以至于没有底线和原则。鲁迅并没有偷母亲的首饰,却被她传了流言出来,使鲁迅无地自容。(《琐记》)凡此种种,动机何在?损人利己?是有可能的。但私以为,最大的可能是这样的行为,或者说生活方式,是衍太太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很明显,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是把衍太太作为一个群体的代表来写的。这种一群被裹挟在某种不健康文化中的人物,虽然有富贵的生活与地位,却无富贵的精神,更遑论为人的尊严与底线。事关己时,不妨费劲各种心思维护自己的利益;事不关己时,也不妨嚼嚼别人的事儿以自我,获得一种异样的满足。好在鲁迅在这样的环境中反倒是受到刺激,决心脱离这样的环境,而不至于堕落其中。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极有可能便是从衍太太这样的人身上获得启蒙。约11岁时,鲁迅被送入三味书屋学习,师从寿镜吾先生。据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寿镜吾先生高而瘦,须发花白,戴大眼镜,所办的书塾三味书屋以严厉著称,其本人又以方正、质朴、博学闻名,所以鲁迅对寿镜吾先生极为恭敬。不过寿镜吾先生虽然严厉,但对就读的小孩子们并不苛刻,更不暴虐。学生入学行礼,他和蔼地答礼;同学们到园子里人太多,他会生气大叫,但并不怎么责罚,“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少年鲁迅向他询问“怪哉”虫,虽然被拒绝,但敢于向他问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可见日常寿镜吾先生对学生并不冷漠,二可知寿镜吾先生对学生仍然是以学业为重心的。他对鲁迅的学业也颇为伤心,根据鲁迅的学业进度,给他“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大体上可以说是一位因材施教的好老师。但寿镜吾先生对鲁迅影响最深刻的或许不是寿镜吾先生所教授的学业,——虽然鲁迅的确是一名旧学底子深厚的学着,而是他的人格。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动情地写到先生念书的场景: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55过去,拗过去。先生所读的是清末刘翰所写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据欧阳修《新五代史·唐庄宗本纪》,李克用破孟方立,还军上,在三垂冈置酒宴会,伶人演奏《百年歌》,唱到描写衰老的诗句,四座凄怆。后李存勖继承父志,戴孝出征,在三垂冈大胜,称霸中原。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便是一首以此为背景创作的感古伤今之作,整篇赋虽然不免伤感,却也是豪气激荡的。寿镜吾大声朗读,沉醉其中,难道不是因为他“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吗?师者,传道。寿镜吾先生便是以身传道的典范,这种壮烈的精神,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鲁迅来说,是一种异于腐旧社会的光亮。此后的鲁迅,也正是以这样一种壮烈的精神存在着。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留学时的老师。他不修边幅,在学生中间留下“穿衣服太模胡”的名声,在火车上还被疑心为扒手。但他却是一名治学极为严谨认真的老师,他指出鲁迅解剖的错误,又专门询问鲁迅中国女人裹脚是怎样的裹法,足骨如何畸形,希望看一看以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热心,他担心鲁迅无法跟上学习,要求一星期检查一次鲁迅的学习笔记,并帮鲁迅订正错误、补充遗漏。他又相当敏感细心,解剖实习时担心鲁迅因为敬重鬼而不肯解剖尸体。在鲁迅遭遇污蔑与陷害时,他又和鲁迅的几个同学一起站出来主持公道。想必他对鲁迅是相当器重的,以至于当鲁迅告诉他将不学医学的时候,他竟然有些悲哀凄然。他嘱托鲁迅多联系,实际上是希望鲁迅能够继续学习。但鲁迅却从此时其打定了弃医从文的主意。但回顾往事,鲁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在一个远走日本的游子正是彷徨无路的时候,正是藤野先生帮助了鲁迅,使他感受到温暖,并且受到鼓励,在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上走下去。鲁迅的治学、研究也相当严谨,或许正是受了藤野先生的影响。他的公正、热情、无私、对科学的热忱,自然也使为中国之旧而痛心疾首的鲁迅钦佩。范爱农是《朝花夕拾》中特殊的存在,他是鲁迅的朋友,鲁迅对他寄寓了相当的同情。二人在东京相识,范爱农等人给鲁迅等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迂腐、守旧,往东京竟然带着绣花鞋,火车站一个座位也要分出尊卑来……鲁迅的不以为然与鄙夷被范爱农看在眼里,怀恨在心。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就是否发电痛斥一事,范爱农竟然处处与鲁迅作对。鲁迅便觉着范爱农冷漠、可恶。革命的前一年,即公元1910年,鲁迅在家乡做教员,范爱农因参加革命被排斥迫害,只得躲在乡下,二人经过最初的“不打不相识”,又“故乡于故知”,竟因为同样的彷徨迷茫无出路而结交为友,“互相的嘲笑和悲哀”。嘲笑的自然是彼此的落魄,悲哀的也自然是此时的落魄,毕竟二人都是少年壮志拿云的有志之士。落魄之际,二人也只能借酒浇愁,互相说些愚不可及的疯话了。虽然生活困顿无出路,但范爱农始终关心着革命。武昌起义爆发,绍兴光复,范爱农兴奋地进城找鲁迅,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紧接着,鲁迅被任命为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为学监。生活的新希望使范爱农兴奋不已,他不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还是那件旧袍子”),也少有功夫谈闲天,“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心中畅快的范爱农也不大喝酒了,作为一名有理想的革命斗士,在能够施展自己所能的时候,他一腔热血地投入其中。然而革命的果实还是被旧势力窃取,所谓的军实际上并不欢迎真正的革命者,于是,鲁迅出走,前往南京,范爱农也被“设法去掉”,一切貌是新的,“内骨子是依旧的”,甚至连新貌也不屑于伪装了。失意之后的范爱农又爱上了酒——借酒浇愁。然而胸中牢骚太多,年轻人不愿意多听,大家也都讨厌他,走投无路的范爱农就此“沉沦”下去。直至莫名其妙地离世。整体而言,范爱农是一个很不得志的革命青年。鲁迅也许是想要借此表达他对所谓革命的不以为然,但我认为不止于此。《朝花夕拾》一书重提旧事,或是记叙,或是议论,所记所谈无不是对鲁迅影响重大之人、之事。范爱农作为唯一一个被鲁迅书写的同龄人,其实还寄托着鲁迅对自己可能的另一种命运的观照,而不仅仅是对真正革命人以及对革命的同情。文中虽然并未明写范爱农的出身,但是以他能成为徐锡麟的学生,且能到东京留学等细节来看,范爱农应当也是出身于封建小地主家庭。只不过从东京留学开始,鲁迅对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以及当下的种种选择更多一份思考,所以能多次改变方向,寻得出路。而范爱农则不然,他既对旧文化有所反抗,但又对身上浓厚的旧文化习焉不察。他有对时事、时局的洞见,却似乎对自身并不能保持省察,另寻出路。在鲁迅去南京之前,两人几乎保持着相同的人生轨迹,几乎同时留学,同是革命人,同是忧虑国事,差不多同时返乡,又同是在家乡谋得教职,差不多同时被军重用。但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如果鲁迅也不能对自身的保持省察,那他难免会如范爱农一般,落入另一般境地。
45、日,为鲁迅先生举行葬礼,巴金亲自参加扶柩,和其他几位青年作家一起,抬着覆盖着“民族魂”旗帜的棺木,亲手把他生平最崇拜的伟大导师的遗体送入墓穴之中。巴金不仅在葬礼上为鲁迅抬棺,更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十数次撰文悼念鲁迅。在他的心目中,“鲁迅是永远的老师”。
46、刚在前几天,他还有信给我,说起一部书出版的事;还附带地说,想早日看见《十竹斋笺谱》的刻成。我还没有来得及写回信。
47、第二天赶到万国殡仪馆,站在他遗像的面前,久久的走不开。再一看,他的遗体正在像下,在鲜花的包围里,面貌还是那么清癯而带些严肃,但双眼却永远的闭上了。
48、巴金曾多次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坦言,自己不配称作鲁迅的朋友或学生,只是一名鲁迅的忠实的读者,是“靠着太阳的恩泽”成长起来的“墙边的一棵小草”。可见鲁迅的思想、人格和著作对青年巴金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
49、月19日凌晨,鲁迅逝世,震动全国,也震动了巴金的心。虽然直接的交往有限,巴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感佩与亲近之感是极深的,何况先生给了他的事业以重要的支持,给他的精神以巨大的鼓舞,给了他理解。这些也使他对先生充满了感情。
50、但我心头的温情是永在的!这温情也永在他的一切友人的心上,我相信。
51、在繁忙的编辑事务中,巴金和他早就心向往之的鲁迅先生有了直接的交往,尽管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相距也并不远,巴金却从未主动拜访过鲁迅先生。这或许是由于不习惯、不善于在先生面前表露自己的感情,或许是怕打扰了先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巴金对鲁迅是怀着敬重和信任的,他也期望自己能让鲁迅了解。
52、当时,我对于这个有力的帮助,说不出应该怎样的感激才好。这目录供给了我好几次的应用。
5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54、鲁迅――巴金心中永不殒落的辉煌太阳!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