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贝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共似的毛病。

2、自我反省是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人为鉴是自我修养的重要一环。能够从身边人的身上学习其优点,内省其不足。这是自我成长不可少的方法。

3、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论语》十二章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种审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

5、寓意:时间紧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6、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寓意:学者们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注重查清和填补空白,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

8、译文:孔子说:“饭疏食饮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寓意:讲学习方法,讲学习的乐趣,讲个人修养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探讨学习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0、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译文:孔子说:“三人行,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18、译文: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爱在里面了。”

19、“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体现了君子严于律己的信条。君子每天都反省自己的行为,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现在恰恰是自我反省的少了,自我批评也不见了,到想批评又碍于情面,个人私欲逐渐地膨胀起来,道德水准也随之降低了。我们应该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加强道德修养。

20、寓意: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自我修养。

21、如果当初我的占有欲不是那么强烈,也许今天晚上会有一对互相笑骂着傻逼的情侣,而不是独自走在街上回忆过去的我。

22、译文:孔子站在河边上说:“过去的如此夫,日夜不停地流去。”

23、寓意:贫穷是常见的,但个人的道德成长不应受到贫穷的限制。孔子崇尚扶贫、幸福、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24、寓意:每个人都应该有雄心壮志,坚定信念,坚持不懈。

25、寓意: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只有把学习视为乐趣,我们才能学得更好。

26、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27、译文:孔子说:“好啊,回了!一筐饭,一瓢饮,在陋巷,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虑,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好啊,回了!”

28、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的地方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29、译文: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30、《论语》十二章赏析:

31、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32、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34、译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35、译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没有,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36、寓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学习别人的弱点,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

37、《论语》十二章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38、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与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样。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39、《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的“贤”与“不贤”是指:人的能力水平。而《论语》中另一句孔子的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善者”与“不善者”,是指人依据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正是因为人的成功与失败,与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自身的优缺点有关,所以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完全可以与《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以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联系。

40、《论语里仁篇》中

41、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天生喜欢学习的人。”

42、这这章经文讲述的就是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经文。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十二章。

4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顺而内自省也。

45、译文: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啊,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46、《论语》中自省名句:

47、译文: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8、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49、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整部论语中,记忆深刻的只有这句话了。很多时候就是这句话克制住了内心把愤怒爆发出来的冲动。也是这句话让我对某些人某些事怀着平和宽容的态度。

51、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是论语12章的。这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

53、寓意: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54、译文:孔子说:“学而时练习的,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5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56、寓意:要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多学、多想、多问。

57、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8、寓意:学习方法不仅要强调“温故而知新”,而且要强调“知新”和新旧知识的融合。

59、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0、寓意:我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愿意学习,生活在贫困和满足中。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61、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2、二者的出处不同,但是,意思相同。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