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2、爱莲说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故作者把莲花赞为“花之君子”,即花中的君子。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5、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6、就是主旨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在《爱莲说》中的句式是对偶句!

7、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

8、品质是,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9、《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11、高洁:莲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们生长在污泥中,却不受污染,品质纯净,令人称赞。

12、《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13、淡泊:莲花虽美丽,但不为物欲所动,它淡泊名利,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心态。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16、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17、高洁,淡薄名利,正直。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18、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9、纯洁无瑕:莲花的花瓣和地下茎都纯洁无瑕,不含杂质,被视为纯净的象征。

20、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23、高洁: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不被污染,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清高的人格。

24、“亭亭净植,可远不美观而不成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肃静严重,令人恭顺而不敢轻侮

2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7、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8、《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29、回答如下:《爱莲说》中,作者讲述了莲花的品质,包括:

30、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正直,通达事理,志洁行廉,体态端庄。敬重而不敢轻侮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性高洁,不与世俗与世浮沉

32、白居易《爱莲说》中莲花的品质:

33、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34、莲,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35、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3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

37、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8、悲凉:莲花虽美,但它的生长环境却是荒芜凄凉,象征着一种孤独和苦难的精神状态。

39、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40、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品德。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而莲花则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像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还象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

41、独立:莲花独立于污水之外,不依赖于外部环境生长,象征着独立和自我实现的精神。

42、芳香:莲花散发出淡雅清香,象征着一种自然而然的魅力与气质。

4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44、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4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4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喷香远益清”——朴重,灵通事理,行为朴直

47、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8、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通过菊和牡丹烘托来表现莲的品质。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情操的人生追求。

49、火候:莲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经过磨炼和锤炼,象征着一种坚韧和毅力。

50、清雅:莲花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同时也象征着清淡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1、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5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