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配不当:句子中的成分之间不协调,如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之间不搭配,或者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等。

2、主宾搭配不当

3、五谷丰登的冬天,让农民伯伯笑开了花。(“五谷丰登”与“冬天”不能搭配。可将“冬天”改为“秋天”)。

4、成分赘余

5、例如突兀、夹杂等现象。

6、(语义重复,去掉“兴高采烈地")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8、如: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应是“付出艰辛的劳动”)

9、如:天上皓月当空,地上灯火辉煌,千家万户都沉浸在除夕之夜的欢乐之中。(“除夕之夜”哪来的“皓月”呢?)

10、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中国的革命就在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中国人民”怎么样了,没接着说下去,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

11、表达方面:语言表达简练或过于冗长,或用词怪异、造句生硬、堆砌词藻等现象,导致表达不清晰或误导他人。

12、语病一般通过下列几种方式可以判断。

13、语序不当

14、-病因:语句含义互相矛盾,无法准确表达意思。

15、多项定语的位置不当

16、答:此病句例子可以是我改善了错误。应改为我改正了错误。改善为用词不当,在汉语言范围内我们都说改正错误改善生活等。

17、常见类型有: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用词不当;4.重复啰嗦;5.词序颠倒;6.自相矛盾;7.指代不清;8.概念含糊。

18、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怎么能“浮现”呢?应把“品质”改为“形象”)

19、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又去说另一句,造成前后脱节。

20、数量词使用不当

21、如: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建立”前缺少谓语,应加动词“完成”)

22、用词不当可以称之为:搭配不当。常见的搭配不当有:关联词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例如如下:

23、-病因:词汇选用或搭配错误,导致语义表达不清。

24、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25、反客为主,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

26、重复啰嗦:句子中含有多余的成分,使句子显得冗长、累赘。

27、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28、关联词位置不当

29、附加成分残缺

30、如:我们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提意见”和“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了,应删去“我们”)

31、其中“约”表示大约、大概,不确定的意思;“余”是多的意思,也是概数,不确定。两个词只能用一个表述,“约200人”或者“200余人”。

32、首先,数字用在句子中,往往表达准确的统计数目。

33、句式杂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混杂在一个句子中,形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的病句。

34、指代不明

35、并列词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36、成分残缺

37、注意:修改病句时,要善于运用各种修改符号对症修改,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8、他的成绩正在不断改善。(成绩与改善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39、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不符合语言习惯,如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错误。

40、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所以不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应改为“他是多少个遭遇灾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41、①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后;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前。②否定副词,一般紧挨着介宾短语,且放在介宾短语的前面。③介宾短语是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组成的短语,在句子中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一般不能作谓语,如果介宾短语放在谓语位置上,会导致谓语残缺,可将它移到主语前面去。

42、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②指称代词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43、例子2.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竟然取得了好的业绩。

44、一般用于记叙抒情或的文体或口语交流。

45、表达不合理。包括前后矛盾,前后不一致等。

46、动宾搭配不当

47、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造成歧义的主要原因有数量词语的位置不对、并列短语关联不明确、省略不当、停顿不当等。

48、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经完整,却将其作为后一句话的起头。

49、正确的表述为:约200人,或200余人。

50、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另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有两种改法:①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②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51、褒贬不当

52、肯定与否定不搭配

53、主谓搭配不当

54、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

55、搭配不当主要分为:

56、约二百人。

57、误用虚词

58、所以,语病的判断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

59、如: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把“关键在于人生观”和“人生观起决定作用”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

60、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逻辑和语法规则的句子。在中文(语文)中,病句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及病因:

61、解析:“虚心”用法错误,应该改成“耐心”帮助小同学。

62、指如果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就会产生歧义,歧义产生的原因:操作顺序或跟什么事物关联后的理解、词义不明确、句法不固定、层次不分明、所指的时代或朝代不明确,另外使用的语气也会导致歧义。

63、复句中的语病

64、-病因:语句排列混乱,不符合语言逻辑。

65、-病因:成分缺失,句子结构不完整。

66、如: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推广”的应是“经验”,应在“为了全面推广……喂猪”后加“的经验”)

67、前后矛盾:句子中的词语之间、或者句子与句子之间互相矛盾,导致语义不明。

68、单句中的语病

69、辨析语病,并且能够修改,这是高考语文基本素养之一。学生需要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句子成分等。

70、-病因:代词使用不当,指代不清。

71、例如有的单复数形式混用、时态混用、词性混用等现象。

72、如: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法,应删去“的想法”)

73、用词重复

74、“约200余人”的语法错误,属于语义重复,即用词重复。

75、如: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看,还缺乏各项人才与各项科学家。(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二者取其一)

76、复杂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

77、人。表达统计确凿,行文严谨,一般用于科技研究论文和科技说明文。

78、高考常考的六大语病类型是指: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子杂糅,成分残缺或多余,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79、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

80、(前后矛盾去掉“一定")

81、-病因: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导致语意表达不清。

82、一、语序不当

83、搭配不当

84、遣词造句方面:语言不地道、不通顺、不流畅。

85、三、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

86、例1.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眼睛”须改成“目光”。)例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

87、例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88、自相矛盾

89、基于以上分析,所以说“约200余人”有语病。

90、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91、不合事理

92、如:第二课堂的活动推动了同学们积极自学的热情。(“热情”不能“推动”,应把“热情”改为“积极性”,或把“推动”改为“激发”)

93、例子1.我们发挥女排的敢打敢拼的精神。答案1.我们发扬女排的敢打敢拼的精神。(用词“发挥”不当)

94、句子有歧义属于病句。

95、六、表意不明

96、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原意应是“谁都能想象出”。)

97、例如拼音错、字母打错、口误、语序不当、句式不清等现象。

98、解析:“尖刻”指说话尖酸,待人冷酷、苛求。这里说批评,不能用“尖刻”,要用“尖锐”。

99、结构方面:句子结构没有符合主谓宾定状的基本要求,导致句子不通顺、表意不明。

100、关联词误用

101、答案2.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居然取得了好的业绩。(用词“竟然不当”)

102、答案3.小王克服了许多困难(用词“攻克”不当)

103、例如: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世界”怎么会是“过程”呢?应在“世界”后面加上“的发展”)

104、多项状语的次序不当

105、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106、问题中的“约200余人”的表述,存在语法错误,有语病。

107、如: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首先,它主语残缺,应在“被”前加上“他们”。“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是游击队。应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

108、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频率等的副词;④表情态的形容词;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109、在高速生活节奏现代化生活交流中,准确简洁,是最起码的语言要求。

110、-病因:用语重复,导致句子表达繁琐。

111、句式杂糅

112、诊断病句并要求考生进行修改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要准确识别并改正病句,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提高。

113、五、不合逻辑

114、句式杂糅,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意纠缠。

115、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

116、成分赘余是指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啰嗦。常见的有主语、谓语、定语等成分及助词“的”的赘余。

117、类似的句子,“他大约50岁左右”也是病句,“他手里的钱至少5万多元”,“感染人数最多十几个人”也是病句,这里“至少”“最多”都是确定的数字,后面不能接概数。改为:至少5万元;最多10个人。

118、从语法角度来说,病句就是一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语法的不合理不通顺的句子,在这六大病句类型中,有的(前四种类型)是属于语法方面的病症,有的(后两种类型)是属于逻辑方面的病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

119、凡是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内容有毛病的句子都叫病句。

120、语法和用词方面:用词不恰当,通常涉及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等。

121、二百余人。

122、范围不清

123、四、结构混乱

124、如: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对大家的启发”的主语是什么?显然应该是“这次讲课”,加了“经过”以后,造成缺主语,应去掉“经过”)

125、虚词位置不当

126、(成分残缺,去掉“使")

127、强加因果

128、二、搭配不当

129、指代不明:句子中的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不明确,导致句子语义不清。

130、这一重复具体表现在“约”和“余”上,因为这两个字,都表明“200”是一个约数,而不是一个确数。

131、语文中的语病是从语法角度讲,语句存在内容或结构的毛病。现代汉语的语病,一般情况下分6种。也就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132、如何判断这一错误,需注意以下几点:

133、“约200余人”这句话是病句,是词语赘余类的语病。

134、其次,“约”:“余”,都有大约、大概、大体、粗略、估计的意思。同一句话,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只能取用其一,否则有重复累赘的语病!例如:

135、例子3.小王攻克了许多困难。

136、如: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三个报社”还是“三个记者”?应该把“三个”放在“记者”前,或把“三个”改成“三位”或“三家”)

137、约200余人,有语病。约200人就是大约数,200左右的意思;200余人也是大约数,200多人的意思,二者叠加矛盾。所以,约和余取一字即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